達特茅斯學院
Dartmouth College
達特茅斯學院MBA的課程設置,作為去年剛畢業的"“懂行的人”",今天就掏心窩子跟大家嘮嘮那些讓人又愛又恨的必修課。說實話,當初我也被"全美最古老商學院"的名頭唬住了,真讀起來才發現課程設計確實有兩把刷子。
先說最讓人頭禿的《戰略成本管理》,這門課被同學們戲稱為"計算器殺手"。每周都要分析真實企業的財務數據,去年我們組抽到的是特斯拉的供應鏈成本案例。教授會把材料成本、運輸損耗這些細節拆得比某寶購物清單還細,光是成本分攤模型就迭代了7個版本。不過熬過來后發現,現在看上市公司財報就跟看菜譜似的明明白白。
《決策心理學》絕對是最反常識的課程。開課第一天教授就讓我們玩德州撲克,輸得最慘的三個人要當眾復盤決策過程。后來才知道這是訓練"認知偏誤識別",現在遇到重大決策時,我都會條件反射地檢查自己是不是又掉進錨定效應里了。
要說最實用的還得是《危機領導力》,去年趕上學校組織的模擬董事會,我們組抽到的是食品公司遭遇集體中毒事件。從凌晨3點開緊急會議到設計召回方案,36小時連軸轉下來,真切體會到什么叫"領導者的每個決定都值千萬美金"。現在公司遇到突發事件,我反倒成了最淡定的那個。
這里必須提個醒,千萬別小看《商業溝通與寫作》。看著像是水課,結果第一周就要求用三種不同文體寫同一份商業計劃書。教授批改得比語文老師還嚴格,有個同學因為PPT用了三種字體直接被扣了10分。不過現在給甲方寫方案倒是得心應手,這波不虧。
聽說2024屆課程新增了《AI商業應用實戰》,學弟學妹們說現在上課要帶著筆記本和代碼編輯器雙開。教授會帶著用Python做市場預測模型,連財務報表分析都開始教機器學習了。看來想申請的同學得提前惡補點編程基礎了。
達特茅斯學院MBA申請:本科非商科能申嗎?
一、達特茅斯MBA喜歡什么樣的人?
塔克商學院在官網上明確表示:“我們沒有任何本科專業限制。” 比起本科背景,他們更關注申請者的綜合能力和職業潛力。根據近幾年錄取數據,超過40%的學生來自非商科背景——工程、文科、藝術甚至醫學專業的學生都有成功案例。
舉個例子:去年有位本科讀歷史的同學,畢業后在公益機構工作了三年,通過強調自己的項目管理經驗和跨團隊協作能力,最終拿到了offer。塔克看中的是他在非營利組織中展現的領導力,而不是他有沒有上過會計課。
二、非商科生的三大申請優勢
1. 差異化競爭力
當班里一半同學都是金融、經濟背景時,你的理工科思維或人文視角反而會成為亮點。比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以突出數據分析能力,文學背景的同學則能展示溝通優勢。
2. 職業目標的獨特性
塔克特別看重申請者的職業規劃清晰度。非商科背景的同學如果能結合原有領域提出創新方向,比如“用工程經驗切入新能源行業投資”,會比泛泛而談“想進投行”更有說服力。
3. 補足商科知識的機會
學校提供暑期預科課程和開學前的數學/會計強化班,完全不用擔心跟不上。招生官說過:“我們錄取你是因為你的潛力,不是因為你已經會做財務報表。”
三、申請材料這樣準備更出彩
文書重點:跨界融合
別只寫“為什么轉行”,而要突出“原有經歷如何助力商業目標”。比如設計師可以寫:“用戶調研經驗讓我更懂消費心理,希望未來打造以人為本的零售品牌。”
推薦信找對人
優先選能證明你解決問題能力的推薦人。比如科研導師評價你的數據分析水平,或是實習上司描述你帶領團隊完成項目的細節。
面試準備小技巧
塔克的面試以“校友一對一”形式為主,問題通常很接地氣。提前練習用STAR法則(情境-任務-行動-結果)講故事,比如:“我在醫院做護士時,優化了排班流程,使科室效率提升了20%。”
四、需要注意的硬指標
雖然專業不限,但量化能力不能太弱:
GPA建議3.0以上,數學相關課程成績別太低
GMAT數學部分盡量考到47+(滿分51)
如果工作經驗不足,可通過CFA一級、Coursera商業證書等補充
五、真實案例參考
背景:本科英語專業,GPA 3.3,托福105,GMAT 690
工作經歷:4年教育培訓機構運營
申請策略:文書聚焦“如何用語言學背景優化課程產品設計”,面試時用具體案例說明如何通過用戶反饋調整運營策略
結果:成功錄取,并獲得1.5萬美元獎學金
所以,本科非商科根本不是問題。達特茅斯看重的是你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標,以及能否用過往經歷證明你能為商學院社區帶來價值。與其糾結專業對不對口,不如花時間梳理自己的獨特經歷,找到和商業世界的連接點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佛羅里達州立大學mba的QS排名,教育模式、案例教學、必修課、選修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