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稻田大學
Waseda University
“入學前以為MBA就是混圈子,直到被這三門課虐到凌晨三點才明白什么叫真本事。”這是我采訪早稻田MBA在讀生小林時聽到的大實話。作為日本私立雙雄之一,早稻田的MBA課程向來以“實用狠課”著稱,今天就跟童鞋們兒掰扯掰扯這三門讓新生又愛又恨的必修課。
第一門:商業沙盤實戰課
別被名字騙了,這課根本不是玩桌游!去年有組學生用迪士尼的運營數據做模型,結果被教授當場指出12處邏輯漏洞。這門課最大的特點是“三無”——無固定教材、無標準答案、無劃重點。每周都要根據真實企業案例做動態推演,光Excel建模就要迭代十幾次。“懂行的人”建議:提前備好降壓藥,組隊時千萬別找鴿子精。
第二門:跨文化談判訓練
早稻田的殺手锏課程,把日本商界那套“讀空氣”的本事教得明明白白。上課場景比電視劇還刺激:上周扮演韓國財閥代表的學生,因為沒聽懂對方話里的潛臺詞,直接談崩了3億日元的模擬訂單。最要命的是全程錄像,你的每個微表情都會被教授逐幀分析。偷偷說個通關秘籍:提前背熟日本47個都道府縣的待客禁忌。
第三門:數據決策必修課
這門課專治各種“我感覺”“大概齊”。教授會要求用Python清洗NHK電視臺十年的收視數據,再用Tableau做出可視化報告。去年有個搞金融的老哥,拿著自己做的東京房價預測模型去面試,當場拿到三菱UFJ的offer。不過要注意:課程用的不是常見的SPSS,而是早稻田自主研發的Waseda-Stat系統,小白建議開學前先惡補基礎操作。
這三門課雖然虐人,但畢業生就業率連續8年保持98%以上。校友會調查顯示,83%的畢業生認為這些必修課“比實際工作更具挑戰性”。想報考的同學注意:早稻田從2024年起新增AR商業模擬考核,建議提前關注官網更新的考試要求。
下篇預告
早稻田大學MBA宿舍真實入住體驗
1. 宿舍位置:方便到沒朋友
早大給MBA學生安排的宿舍基本都在高田馬場或早稻田站步行10分鐘范圍內。我住的寮離早稻田站就隔兩條街,早上8點半上課,8點10分出門都來得及。樓下轉角就是全家和Lawson,半夜想吃關東煮都不用帶傘。最絕的是去新宿坐地鐵只要4分鐘,周末逛街聚會簡直不要太爽。
2. 房間配置:麻雀雖小五臟全
單人間的面積大概12-15㎡,剛開門時確實有點"哇這么小",但住兩天就發現設計特別合理。床是1.2米寬的加高款,床底能塞兩個28寸行李箱;書桌自帶三層抽屜和書架,墻上還掛著洞洞板。最讓我驚喜的是獨立衛浴,雖然迷你但干濕分離做得好,洗漱臺底下還藏著小冰箱。要說缺點嘛,可能就是窗戶對著隔壁樓,晾衣服得看準太陽角度。
3. 公共區域:社交寶藏地
三樓的活動室絕對是人氣王:微波爐、電磁爐、長餐桌一應俱全。每周四晚上都能聞到不同國家的料理香——泰國同學煮冬陰功,印度小哥做咖喱,中國留學生組團包餃子。洗衣房有六臺滾筒機,記得在手機設鬧鐘提醒取衣服,我有次泡了兩天的牛仔褲被日本阿姨疊得整整齊齊放在回收籃里,怪不好意思的。
4. 生活便利度:省心到像開掛
水電費全包在房租里,冬天開地暖也不用心疼錢包。管理員大叔會定期代收快遞,連大件家具都能暫存地下室。要吐槽的就是垃圾分類,飲料瓶要拆標簽沖干凈,泡面碗得把湯汁倒掉再擦干,剛開始那周差點被分揀阿姨貼提醒條。不過住久了反而養成了好習慣,現在回國扔垃圾都條件反射要分類。
5. 特殊福利:新生必薅羊毛
入住時每人領到個迎新包,里面有公交卡套、微波爐食譜、24小時緊急聯絡卡。最實用的是周邊生活地圖,標注了的藥店(帶中文服務)、平價理發店(學生打八折)、自行車停車場(月租1500日元)。二樓還有共享區,能借到電飯煲、吸塵器、甚至滑雪裝備,畢業季經常能淘到前輩留下的文具和參考書。
6. 真實花銷清單(月均)
?房租:78,000日元(含網費)
?餐費:食堂午餐650日元/頓,自己做飯的話3萬日元足夠
?交通:宿舍到校區步行,地鐵出行每月大概5000日元
?雜費:洗衣200日元/次,水電煤全免
比起在外租房,每月至少省下2萬日元,關鍵是能認識各國同學。隔壁屋的巴西小哥后來成了我小組作業的固定隊友,廚房認識的日本妹子還帶我去過鄉下老家摘橘子。
個人建議
如果打算申請,材料一定趕早——早大的MBA宿舍向來搶手。記得在入住問卷里寫明作息習慣,學校會盡量把夜貓子和早起鳥分開安排樓層。窗簾要選遮光款,因為樓下居酒屋的燈籠會亮到凌晨兩點。衣柜里多放除濕盒,梅雨季可不是開玩笑的,我有件襯衫忘關窗就長霉點了...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哥倫比亞國立大學MBA,頂尖推薦!語言要求超給力,必修課看這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