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考瑞大學
Macquarie University
老有粉絲私信問我:"麥考瑞MBA到底值不值得讀?聽說必修課特別多?"作為去年剛畢業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就跟研友們兒掏心窩子說說大實話。我當年可是啃了整整18門必修課,光教材摞起來比我家貓還高。別急,這就把你們關心的費用明細、課程“躲雷”門道掰開揉碎了講。
先說說大家最關心的錢袋子問題。麥考瑞MBA總費用大概在5.8-6.3萬澳元之間,折合人民幣28-30萬左右。這里頭有三大塊要特別注意:
1. 基礎學費按學期交,每學期4-5門課
2. 教材費別小看,平均每門課要備3-5本參考書
3. 考試費每次200澳元起步,補考費用翻倍
重點來了!必修課里的"三大金剛"必須重點盯防:
1. 戰略管理會計(ACCG6015):這門課掛科率常年保持25%,建議提前看透case study模板
2. 商業智能系統(COMP6500):編程基礎薄弱的同學,開學前先把Python基礎課補上
3. 國際商務戰略(IBUS6010):小組作業占比40%,找隊友比找對象還重要
這里有個血淚教訓:千萬別小看選修課里的項目管理(MMBA8040)。上周剛聽說有個學弟,因為沒搞懂Gantt圖軟件操作,生生把小組作業拖垮了。建議提前下載Microsoft Project練手,油管上有很多免費教程。
說到值不值這個問題,我覺得得分人。如果你符合下面任意兩條,這錢花得絕對不冤:
想拿澳洲永居的(MBA在移民清單上加分)
在跨國企業做中層管理的
打算往咨詢行業轉行的
需要提升數據分析能力的
對了給個實用建議:麥考瑞的在線資源庫一定要用起來!特別是他們的商業案例庫,登錄賬號后能查到近十年全球500強企業的真實運營數據,寫論文時這就是你的秘密武器。
麥考瑞MBA畢業率大公開:這3個時間節點最容易掛科
第一階段:開學前3個月,適應期最容易“翻車”
很多人以為開學后的第一學期最輕松,實際上,前3個月反而是淘汰率最高的階段。麥考瑞MBA課程節奏快,尤其是對跨專業或工作多年的學生來說,突然切換到高強度學習模式,很容易手忙腳亂。
典型問題:
課程內容跨度大:比如從金融基礎直接跳到數據分析,缺乏過渡;
作業形式不熟悉:小組案例分析、限時報告寫作等,初次接觸容易踩雷;
時間分配失衡:白天上班、晚上熬夜趕作業,身體和精神雙重透支。
應對建議:
1. 提前預習核心課:比如《商業決策分析》《戰略管理》,官網通常提供參考書單;
2. 抱團組隊別拖延:開學后盡快找到靠譜的學習搭檔,避免后期“被迫組隊”;
3. 利用學校資源:麥考瑞的學術輔導中心(Academic Skills Unit)提供免費寫作指導,別怕開口問。
第二階段:中期項目考核,團隊合作是“雙刃劍”
麥考瑞MBA的中期考核通常安排在入學后第8-10個月,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企業實戰項目。這一階段掛科的學生,80%的問題出在團隊協作上。
真實案例:
某小組因分工不均,最終報告漏洞百出,全員扣分;
另一組因成員臨時退出,項目進度滯后,直接被判定“未完成”。
“躲雷”攻略:
明確角色分工:項目經理、數據分析、匯報人……提前白紙黑字寫清楚;
定期進度檢查:每周至少一次線上會議,用共享文檔同步更新;
做好Plan B:重要任務由2人共同負責,避免突發狀況“開天窗”。
第三階段:畢業論文答辯,細節決定成敗
熬過前兩關,很多人覺得勝利在望,卻栽在對了的論文環節。麥考瑞對畢業論文的要求極其嚴格,每年約有15%的學生因格式、數據或答辯表現不達標而延期畢業。
高頻扣分點:
1. 數據來源不嚴謹:比如直接引用維基百科,或未標注二手數據出處;
2. 格式混亂:參考文獻未按APA標準排版,圖表編號錯誤;
3. 答辯超時:規定15分鐘講完,結果啰嗦到20分鐘,被考官打斷扣分。
實用技巧:
死磕格式規范:學校官網有詳細的論文模板,對照修改至少3遍;
模擬答辯:找同學或導師扮演考官,提前練習語速和應變能力;
備份所有材料:答辯當天帶U盤、打印稿,甚至云端存檔,防止設備故障。
麥考瑞MBA的畢業率雖然受多種關鍵點影響,但只要抓住這三個關鍵節點,針對性下功夫,完全能穩住節奏。說到底,掛科不是因為“難”,而是因為“信息差”。提前摸清規則,把力氣用在刀刃上,才是聰明人的選擇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哥倫比亞國立大學MBA,頂尖推薦!語言要求超給力,必修課看這里!
多倫多大學mba,課程多彩,性比價攻略,必修揭秘(多倫多大學mba課程多樣性與性價比)
臺灣大學mba解析,升職捷徑(臺灣大學mba學費情報,熱門必修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