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
Columbia University
在留學咨詢中發現個怪現象:明明哥大MBA官網就在那擺著,可十個人里有八個找不到報名入口。今天咱們就拿著放大鏡,手把手教你怎么在哥大官網上"挖寶",順便說說2025年申請要注意的那些事兒。
先打開瀏覽器輸入columbia.edu,注意!重點來了——千萬別被首頁那些輪播圖晃花了眼。直接往右上角看,有個三橫杠的菜單圖標,點進去后找到"Schools"下拉菜單。這時候千萬別手抖,得精準定位到"Columbia Business School",這才是通向MBA的正確入口。
進去之后頁面信息量爆炸,教你個絕招:左手按住Ctrl+F鍵,右手輸入"Apply Now"。頁面馬上會跳轉到申請版塊,注意要看清楚是Full-Time MBA還是Executive MBA。這里有個坑:2025年入學的同學要注意,官網從今年開始把EMBA的申請截止日期提前了半個月,千萬別按往年的經驗來。
說到申請材料,除了常規的成績單和推薦信,哥大今年新增了個視頻陳述環節。不過別慌,不是讓你拍好萊塢大片,手機橫屏錄個2分鐘就行。重點要講清楚三件事:為什么選哥大?未來五年規劃?你能給同學帶來什么?記住要像嘮家常那樣自然,招生官最煩背稿子的機器人。
學費這事兒得重點說:2025年全日制MBA漲到82,272美元/年,但獎學金池子也擴大了30%。有個冷知識:官網的Financial Aid頁面藏著個隱形福利——只要在12月1日前提交申請,自動參與早鳥獎學金評選,最高能抵30%學費。這可比你在外面找中介申請劃算多了。
說一千,道一萬給個實用建議:官網的Virtual Events千萬別錯過。特別是每月第三周的周三,招生官在線答疑能問到最新政策。上次有個同學就是逮著機會問了句"GMAT waiver政策",結果真讓他用7年工作經驗替代了考試成績。
哥大MBA申請條件有哪些?附最新學費標準
一、哥大MBA申請硬性條件
1. 學歷背景
本科畢業是基礎,專業不限。但學校更看重你的學術能力,GPA建議3.5以上(4分制)。如果本科成績一般,可以通過其他經歷彌補,比如工作成就或高含金量證書。
2. 工作經驗
哥大MBA偏好有全職工作經驗的申請者,平均錄取者工齡在5年左右。不過,學校也接受應屆生申請,但需要展示突出的領導力或創業經歷。
3. GMAT/GRE成績
近幾年錄取學生的GMAT平均分在730左右,GRE則建議Quant部分不低于160。如果分數沒達標,但職業背景強,可以嘗試爭取面試機會。
4. 英語成績
非英語國家學生需提交托福(最低110)或雅思(7.5+)。如果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,可申請豁免。
二、申請材料怎么準備?
1. 推薦信
需要2封,建議找直接上級或合作過的客戶寫,內容要具體,別光夸“認真努力”,得用實際例子說明你的決策能力或團隊貢獻。
2. 文書(Essays)
哥大每年題目會變,但核心就倆問題:“為什么選我們?”和“你能帶來什么?”。回答要避開假大空,比如別說“哥大名氣大”,而是具體到課程資源或校友網絡對你的職業規劃有啥幫助。
3. 面試
收到面試邀請就成功一半了!面試官可能是校友或招生官,問題大多圍繞職業經歷和未來目標。提前練好“講故事”的能力,比如“你遇到過什么困難?怎么解決的?”
三、錢的事兒:2024年學費漲了多少?
哥大MBA學費每年都小漲一波,2024年入學的總費用(含學雜費、保險)大概在$85,000/年左右。加上紐約的生活成本(租房、吃飯、交通),兩年讀下來至少要準備$160,000(約116萬人民幣)。
不過別慌,學校給獎學金挺大方,比如:
Merit-based獎學金:按申請表現發放,最高能覆蓋50%學費;
Need-based助學金:需提交財務證明,適合工齡短、存款少的申請者;
外部獎學金:比如Forté Foundation(針對女性申請者)或企業贊助項目。
四、“老江湖”的小技巧
1. 別卡截止日期
哥大分三輪申請,第一輪(9月)錄取率最高,尤其是想申獎學金的,趕早不趕晚。
2. 校友資源用起來
官網可以聯系到在校生或畢業生,直接問課程體驗、就業情況,這些信息可能比中介更靠譜。
3. 量化你的成就
無論是簡歷還是面試,少用“負責了某項目”,多說“帶領團隊3個月完成產品上線,用戶增長30%”。
說一千,道一萬,附上2024年學費詳細清單(單位:美元):
學費:$84,496/年
學雜費:$3,234
住宿&伙食:約$20,000
書本&個人開支:$4,000
醫療保險:$3,850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紐約市立大學MBA招生計劃怎么查看,網上報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?教學內容和碩士學位文憑怎么樣?
解密布加勒斯特大學mba教育,從考研學生角度看其實用性與前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