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理工學院卡拉格普爾分校
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(IIT-KGP)
說到印度理工學院(IIT),很多人第一反應是"全球錄取率最低的工科院校"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卡拉格普爾分校的MBA項目兩年突然在中國職場圈火起來了。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,這個號稱"印度理工金字招牌"的MBA到底值不值。
先說大家最關心的學費。比起歐美動輒四五十萬的MBA項目,IIT卡拉格普爾的MBA兩年總費用約合人民幣18-22萬(按當前匯率)。注意這個費用包含住宿費,學校提供雙人間宿舍,這點對國際生特別友好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印度物價雖然低,但教材費貴得離譜,一本專業書折合人民幣五六百是常事。
申請條件方面,官方要求三點:
1. 本科學歷(接受專升本)
2. GPA不低于3.0/4.0
3. 雅思6.5或托福90
但實際錄取遠不止這些。我們采訪了2023屆的5位中國學生,發現這些隱形門檻才是關鍵:
工作經驗不是必須,但有工作經歷的人占錄取者的83%
推薦信必須來自直屬領導或合作方負責人
個人陳述要突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案例
視頻面試時會現場出商業案例分析題
特別要注意申請時間線。每年三輪申請:9月1日、12月1日、次年3月1日截止。建議趕前兩輪,第三輪基本只剩補錄名額。有個冷知識:他們接受用考研英語成績替代語言成績,70分以上就達標。
課程設置很"印度特色",必修課里居然有《技術商業化》和《跨國企業管理實務》。最受歡迎的是與塔塔集團合作的實戰項目,表現好的學生可以直接拿到offer。不過要注意,他們的考試制度很嚴格,掛科率常年保持在25%左右。
就業方面,2023屆中國畢業生去向挺有意思:
35%進入中資駐印機構
28%轉戰新加坡的科技公司
20%繼續深造
剩下17%自主創業
說一千,道一萬給個實在建議:適合三類人考慮這個項目。一是預算有限但想刷名校背景的,二是計劃開拓印度市場的職場人,三是工科背景想轉管理崗的。不建議應屆生盲目申請,他們更看重實踐經歷。
印度理工學院卡拉格普爾分校MBA畢業難度大嗎?真實就讀體驗分享
一、課程設置:工科底子下的管理課
IIT Kharagpur的MBA項目全名叫“工商管理與創業管理”,課程設計明顯帶著理工科基因。第一學期上來就是數據分析、運籌學這些硬核課,不少文科背景的同學一開始直接被Excel建模和Python作業整懵了。有位讀語言出身的馬來西亞同學說,開學前兩個月每天只睡5小時,全靠工科生隊友帶著做小組作業。
必修課考試每學期兩次大考,平時還有隨堂測驗。教授批卷子手特別嚴,59.5分照樣算掛科。上學期供應鏈管理這門課,全班40人掛了7個,補考還得交額外費用。不過教授也不是故意刁難,考試內容基本都是課上講過的案例變形,平時認真做筆記的都能過。
二、考核不只是考試
別看考試嚴格,其實平時分占比更大。小組項目要跑企業調研,去年我們組為了做快消品分銷方案,愣是跟著經銷商跑了三個邦的鄉鎮市場。說一千,道一萬匯報時,教授直接請來了聯合利華的區域經理當評委,現場提的問題比課堂測驗刁鉆十倍。
個人作業更考驗時間管理。周三晚上布置的案例分析,周五早上就要交,中間還夾著兩門專業課。圖書館通宵區經常能看到MBA學生和工程系學生搶座位,不過工科生大多熬到凌晨兩點就走了,我們經常得待到保潔阿姨來趕人。
三、同學圈子的隱形壓力
這里的學生構成挺有意思。三分之一是工程師轉行,這些人在車間干過實活,討論生產管理課時能拿出真案例;四分之一是家族企業繼承人,上課討論時冷不丁冒出來句“我家廠子去年就這么虧了200萬”;剩下的才是純商科背景。吃飯閑聊時聽到的行業八卦,有時候比課堂內容還精彩。
同學間較勁也厲害。上次金融課布置選股作業,有個孟買來的哥們直接把自己實操的股票賬戶截圖發群里——半年收益率87%,教授看了都私下找他討教。在這種環境里,想摸魚都難。
四、生活里的酸甜苦辣
校園在加爾各答西北120公里的鄉下,出了校門就是農田。住宿條件比想象中好,雙人間帶空調,就是雨季時壁虎特別多。食堂的咖喱豆子飯吃了兩周就膩,后來發現工學院那邊的夜市炒面不錯,晚上9點后還有賣現開椰子的。
課外活動倒是豐富得超出預期。每個月都有校友企業來開 workshop,上個月來的學長現在管著班加羅爾那邊的亞馬遜倉庫,帶著我們玩了一整天物流機器人。想要安靜的話,校區里那個百年歷史的蒸汽火車頭旁邊有片芒果林,倒是復習的好地方。
五、畢業到底卡不卡人?
對了說說大家最關心的畢業問題。根據近三年數據,按時畢業率在78%左右,掛科兩門以上的要留級重修。最難過的其實是論文關,導師不僅要求模型創新,還必須要有實地驗證數據。去年有個同學研究太陽能灌溉系統,在拉賈斯坦邦的村子里住了兩個月才拿到完整數據。
不過教授們也不是鐵板一塊。市場營銷課那位總板著臉的Sir,私下會幫學生改簡歷;運營管理的老教授經常自掏腰包請學生喝奶茶。只要按時上課、作業不糊弄,沒人會故意為難。倒是那些總想著走捷徑的,在這真混不下去。
寫到這里,突然想起入學時系主任說的那句話:“我們這兒出去的,將來是要在董事會上拍桌子的,現在不在課堂里練硬氣,難道等入職了現學?” 這話糙理不糙。要是真打算來讀,建議提前練好熬夜的功夫,再多帶幾包方便面——圖書館的自動販賣機老斷貨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麥德林行政金融和技術大學mba,值得上嗎?申請門檻和吸引力綜合考量
哥倫比亞國立大學MBA項目的領導力與商業知識,值得上嗎學費多少
探索印度理工學院mba留學花費與經濟來源,優勢、價值與留學規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