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臺北理工大學
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
"國立臺北理工MBA值不值得讀?必修課到底難不難?"作為去年剛畢業的老學長,今天掏心窩子和大家聊聊真實體驗。別忘了:選課這事兒看似簡單,稍不注意可能直接影響畢業進度,我室友就曾因為漏選一門課延遲半年畢業。
一、必修課隱藏的3個"潛規則"
1. "彈性學分"其實不彈性
官網上寫的"可跨學院選修3學分",實際操作中80%的同學都選了商學院的《數智化轉型實務》。為啥?其他院系課程要么時間沖突,要么考核標準模糊。去年有個同學選了設計學院的課,結果因為作業評分標準不透明差點掛科。
2. "企業診斷"課要提前半年準備
這門課表面是3學分,實際要投入5門課的時間。建議開學前就物色好合作企業,最好是親友公司或前東家。去年我們組臨時找的新創公司,結果調研到一半公司倒閉了,差點拿不到數據。
3. 必選講座暗藏考勤“套兒”
每月2次的業界講座,看似不計入學分,但缺席3次以上會影響《領導力開發》課程成績。建議用電子簽到+現場拍照雙保險留存記錄,去年有同學因為系統故障被誤記缺勤。
二、“上岸人”的血淚經驗
1. 選課要"錯峰"
熱門教授的課盡量別扎堆選。比如張教授的《戰略管理》雖然口碑好,但他給分嚴格,去年35%的人拿B+以下。可以優先選李教授的平行課程,教學內容相似但通過率高15%
2. 組隊要趁早
開課兩周內必須組好6人小隊,切記要找不同背景的隊友。我們當時組了3個工程師+2個財務+1個營銷的配置,做案例分時優勢明顯,千萬別找同質化太高的團隊。
3. 活用校友資源
每周三下午的校友咖啡廳別錯過,很多畢業學長姐會回來交流。我就是在那里獲得某科技公司的實習內推機會,后來還轉化成了畢業論文案例。
三、你可能不知道的補救措施
如果真不小心踩坑了也別慌:①每學期第4周前可申請換組 ②必修課掛科可申請跟下屆重修 ③特殊原因可申請用2門選修課抵1門必修(需學術委員會批準)
個人覺得:
說到底,MBA必修課就像升級打怪的裝備庫,選對了事半功倍,選錯了步步驚心。建議新生做好兩件事:①加入學校官方的Line選課群組 ②向直系學長姐要近3年的課程評價表。只要前期準備充分,其實都能順利過關。
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學費明細及隱藏費用盤點
不少朋友在問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的學費問題,今天咱就掰開揉碎了聊一聊,從明面兒上的學費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“隱形開銷”,幫你把賬算明白。
一、學費到底多少錢?
先說最基礎的學費結構。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的收費主要分成本地生和境外生兩類,具體金額每年可能微調,但大體框架不變:
本地生(含港澳地區):每學期學費約新臺幣5.5萬-6.2萬元(約合人民幣1.25萬-1.4萬元),按兩年四個學期計算,總學費大概落在新臺幣22萬-25萬元(人民幣5萬-5.7萬元)。
境外生(含陸生):學費略高一些,每學期約新臺幣7萬-8萬元(人民幣1.6萬-1.8萬元),兩年總學費約新臺幣28萬-32萬元(人民幣6.4萬-7.3萬元)。
這個費用通常包含注冊費、基本教材費和校內設施使用費(比如圖書館、機房)。不過注意,學費一般不含住宿,后面會細說。
二、容易被忽視的“隱藏開支”
除了學費,有些費用可能讓你錢包“默默縮水”。
1. 教材和資料費
MBA課程需要的教材不少是英文原版書,一本動輒新臺幣2000元(人民幣460元)起步。有些教授還會要求購買線上數據庫權限或者行業報告,一學期下來教材費可能破萬新臺幣(人民幣2300元以上)。建議提前聯系學長姐淘二手書,或者找電子版平替。
2. 校外活動與參訪
MBA多多動手,企業參訪、行業論壇之類的活動頻繁。雖然學校補貼部分交通費,但外地參訪的住宿、餐飲通常自掏腰包。比如去臺北以外地區參訪兩天,人均至少新臺幣3000元(人民幣690元)。
3. 小組項目開銷
做商業案例分析或創業項目時,打印報告、制作展板、市場調研的交通費,甚至請業師指導的咖啡錢,都可能攤到小組成員頭上。一學期攤個新臺幣1500-2000元(人民幣345-460元)不算多。
4. 生活成本大頭:住宿和伙食
住宿:學校宿舍優先給本科生,研究生通常得外宿。臺北市區單間月租約新臺幣1.2萬-2萬元(人民幣2760-4600元),合租能壓到新臺幣8000元(人民幣1840元)左右。
伙食:學校食堂一餐新臺幣70-120元(人民幣16-28元),外食則翻倍。自己做飯最省,但課業忙起來基本靠外賣,一個月伙食費少說新臺幣6000元(人民幣1380元)。
5. 雜項支出
保險費:境外生需強制投保健康險,年費約新臺幣5000元(人民幣1150元)。
交際應酬:同學聚餐、課后咖啡局,一個月新臺幣2000元(人民幣460元)跑不掉。
三、省錢劃重點
1. 住宿選遠一點:比如新北市的淡水、板橋,租金比臺北市區便宜30%,搭捷運通勤也能接受。
2. 活用學校資源:圖書館有免費學術數據庫,打印有補貼額度,別自己傻乎乎掏錢買。
3. 抱團分攤成本:和同學拼車參訪、團購教材,能省則省。
四、值不值這個價?
實話實說,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的性價比在臺灣地區算中上。比起私立學校的“天價學費”,它的學術資源和業界聯系夠扎實。尤其是工科背景強的學校,對想轉科技管理的同學很友好。不過臺北生活成本高,建議提前備足預算,別光盯著學費數字。
親情提示一句:申請前務必查官網最新費用說明,或者直接郵件問教務處,畢竟匯率、政策年年變,別全信“江湖傳言”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名古屋大學MBA深度揭秘,專業學科大盤點,課程難度與認可度告訴你
開啟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小班授課,低師生比與豐富的留學機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