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彼得堡國立大學
Sain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
有學員跟我掏心窩子吐槽:"一朋友哈,我報圣彼得堡國立大學MBA花了小三十萬,前三天上課就給我整懵了!"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說說這個俄羅斯頂尖學府的MBA必修課,特別是那四門讓學員又愛又恨的"吞金獸"課程。
先說最硬核的《戰略成本管控》,這門課光教材費就要8000盧布(約合650元人民幣)。上周三班上的王總給我看課表,光案例分析就要做7個真實企業項目。最狠的是每次作業都要用他們自主研發的VTB分析模型,光這個軟件使用費就占了學費的12%。不過上屆畢業的李姐告訴我,她用這個模型幫公司省了200多萬采購成本,現在已經是集團副總了。
再說說《北極圈經濟實務》,這門課光實地考察就要飛去摩爾曼斯克3次。去年冬天班上有位廣東學員,光防寒裝備就花了2萬塊。但你別看花錢多,他們去的都是諾瓦泰克這樣壟斷北極LNG開發的企業,去年有6個學員直接拿到北極開發項目的offer。
最讓學員糾結的是《跨文化談判實訓》,這門課要模擬20個國家的商務場景。光服裝道具費就要攤到每人5000盧布,上周三組學員為了還原迪拜談判場景,硬是租了輛加長版勞斯萊斯。不過學了這門課的趙總跟我說,去年和沙特客戶談判時,靠課堂學的"齋月談判七步法"多簽了300萬美元訂單。
對了說說《數字化轉型實踐》,這門課必須用學校特供的云端沙盤系統,光賬號年費就折合3800元人民幣。但好處是能直接對接俄氣、俄航這些巨頭的真實數據,去年有個小組做的智能物流方案直接被俄羅斯郵政采用。
可能有人要問:花這么多錢上課到底值不值?我跟你說個真實案例:2022屆的張總,上《戰略成本管控》時自費買了3套分析軟件,結果去年他操盤的跨境項目利潤率比同行高出18個百分點。用他的話說:"這些課就像買軍火庫,看著貴,用起來才知道值。"
下期咱們聊聊《圣彼得堡MBA淘汰率最高的三門選修課》,想別上當的朋友記得關注。
圣彼得堡國立大學MBA畢業到底有多難?看看往屆的通過率就知道
課程強度:不是鬧著玩的
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的MBA課程,從課程表就能看出壓力。一周5-6門專業課是常態,每門課除了理論部分,必須搭配實踐案例分析。比如戰略管理課,光是小組作業就得做3輪,每次匯報要求用全英文展示,還得當場回答教授拋出的刁鉆問題。有學生吐槽:“熬夜趕報告是家常便飯,圖書館凌晨兩三點還能看見MBA的人。”
根據2021年的統計,第一學期掛科率接近30%,其中“財務管理”和“數據分析”兩門課成了“重災區”。教授批改作業嚴格到小數點后兩位都不放過,想蒙混過關?門兒都沒有。
考試淘汰制:沒有補考機會
和國內不少高校不同,這里的大部分核心科目實行“一考定生死”。如果期末考不及格,直接重修,沒有補考選項。往屆學生透露,有一門“國際商務法規”的考試,全班40人里掛了11個,其中5人因為重修時間沖突,被迫延遲畢業。
更狠的是,論文答辯環節的淘汰率常年維持在15%-20%。答辯委員會由3位教授和1位企業高管組成,提問角度既專業又務實。曾有學生因為案例中的數據來源不清晰,直接被要求重新收集資料,延期半年答辯。
往屆真實數據:40%的人延期畢業
翻看學校近五年的畢業記錄,全日制MBA的平均畢業率只有58%左右。也就是說,每10個入學的學生里,有4個得拖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能拿到證書。2020年那一屆尤其夸張——全班62人,按時畢業的僅33人,剩下的29人中,18人因論文未通過延期,7人卡在必修課上,還有4人直接退學。
為啥這么難?往屆生個人覺得了兩點:一是教授對“原創性”要求極高,論文查重率必須低于8%;二是小組項目評分占比大,遇到劃水的隊友,全組跟著倒霉。
想畢業?得扛住這三關
1. 語言關:雖然入學時要求雅思6.5,但實際授課中涉及大量專業術語。有學生考過雅思7分,頭兩個月上課還是得全程錄音,回去反復聽。
2. 協作關:團隊作業占期末成績的40%,但成員可能來自五六個國家,文化差異和時差問題能把人逼瘋。
3. 時間關:學校明確規定,缺勤超過20%直接取消考試資格。疫情期間線上課也不例外,攝像頭必須全程開啟,代簽到?系統直接人臉識別。
話說回來,難歸難,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的MBA文憑在歐亞地區的認可度確實高。往屆畢業生中,有進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當高管的,也有回國后進央企帶團隊的。一位2018年畢業的老哥說得實在:“在這熬過三年,去哪兒上班都覺得輕松。”
所以,如果你真打算申請,建議提前半年惡補專業英語,攢好抗壓的體力。當然,口袋里還得備足生活費——畢竟延期畢業意味著房租、簽證全得續上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圣彼得堡國立大學mba學術成績,費用全盤點,性價比高不容錯過(圣彼得堡國立大學mba性價比分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