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戶大學
Kobe University
收到很多咨詢日本留學的私信,其中有個高頻問題讓我特別意外——"為啥我在神戶大學官網死活找不到MBA報名入口?"說實話,這事兒真不能怪大家眼神不好。去年幫表弟申請時,我也在官網迷路過三次!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怎么順利報名,順帶說說這個項目的真實情況。
關于申請材料,去年有個朋友就吃了大虧。他準備了厚厚的英文簡歷,結果發現神戶MBA要求必須提交日文版的事業計劃書。這里劃重點:雖然項目有英語授課,但官網明確寫著"日語能力建議N2以上"。別信網上說的"英語好就能申請",去年32個錄取者中,29人都有日語證書。
費用方面有個隱藏彩蛋。官網上寫的135萬日元學費,其實可以分四次繳納。更關鍵的是,學校跟三菱UFJ銀行有合作貸款,利率比普通留學貸款低0.8%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宿舍申請得搶!每年4月入學的學生,最好前一年10月就把宿舍申請表交上去,去年有人12月才申請,結果只能住到離校區40分鐘車程的公寓。
說到上課模式,跟國內MBA區別挺大。周三到周五是晚課(18:30-21:30),周末全天課。這種安排對上班族友好,但需要公司開在職證明。去年有個同學在制造業當課長,公司死活不同意開證明,對了只能辭職讀書,這種風險要想清楚。
關于就職支持,官網的就業率數據是真實的。去年畢業生78%進了關西地區的大手企業,特別是松下、神戶制鋼這些本地巨頭。但要注意,學校的企業說明會主要集中在11-12月,跟國內秋招時間完全錯開,想回國發展的得自己盯緊國內招聘時間線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個官網不會寫的秘密:面試官特別看重"關西情節"。有位面試官直接問過申請者"為什么選神戶而不是東京的學校",回答"喜歡大阪人的幽默感"的申請人意外加分。建議準備些對關西文化的了解,比如能聊兩句甲子園棒球場或者明石海峽大橋的冷知識,絕對比背模板答案管用。
準備申請的各位注意,今年網申系統升級后,推薦信必須通過教授郵箱直接發送。千萬別像去年那個倒霉蛋,自己上傳掃描件結果被判定無效。還有個小技巧:文件命名要按"姓名_材料類型_日期"的格式,去年有人文件名寫"推薦信.pdf",結果系統死活傳不上去。
神戶大學MBA畢業生真實就業去向調查
一、日本本土企業仍是“主戰場”
根據近幾年校友反饋的數據,超過60%的畢業生選擇留在日本本土就業。這和神戶大學的地理位置、企業合作資源密不可分。關西地區作為日本重要的經濟圈,大阪、神戶等城市聚集了松下、三得利、歐姆龍等大型企業。許多學生在讀書期間就能通過學校推薦進入這些公司實習,表現優秀的直接拿到內定機會。
比如2022屆的小林同學,就在課程期間參與了三菱UFJ銀行的實戰項目,畢業后順利進入該銀行的國際業務部。他說:“教授會直接帶學生對接企業需求,這種實操機會比單純上課更有用。”
二、行業選擇不只有“傳統路線”
很多人以為讀MBA就是為了進投行或咨詢公司,但神戶MBA的就業方向其實更接地氣。除了常見的金融、制造業(豐田、川崎重工等常年招聘大戶),越來越多畢業生進入IT、醫療健康甚至食品行業。
一位2021年畢業的越南留學生分享:“我原本以為只能去大商社,結果現在在一家做AI醫療的中型企業負責市場開拓。教授鼓勵我們結合興趣選方向,班上還有人去游戲公司做戰略策劃呢!”
三、回國發展的“隱形優勢”
大約30%的國際學生會選擇回到自己國家發展。神戶MBA在國內的知名度可能不如早稻田、慶應,但它的課程設置偏重亞洲商業案例,尤其適合想進入日企或中日合資企業的同學。
上海的HR張先生提到:“我們合作過幾位神戶MBA畢業生,他們對日本企業文化理解深,還能用中文直接溝通,比純本土背景的人更有競爭力?!辈簧傩S鸦貒筮M入豐田中國、資生堂等企業,也有自主創業做跨境貿易的。
四、薪資水平到底怎么樣?
日本職場講究“年功序列”,剛畢業的MBA起薪一般在400萬~600萬日元/年(約20萬~30萬人民幣),比普通碩士稍高。但如果進入咨詢或外資企業,年薪可能突破800萬日元。
不過有畢業生坦言:“別光看數字,日本企業的福利很實在。住房補貼、交通費全包,加班也比傳說中少多了?!?
五、為什么他們能拿到offer?
和東京的學校相比,神戶MBA規模小,師生比高,每個人能得到更多個性化指導。學校還會針對外國學生開設日語強化班,甚至教怎么寫“日式簡歷”。一位在日立工作的學姐說:“面試官看到我簡歷格式和日本人一樣整齊,第一印象就加分了。”
另外,校友網絡也是關鍵。關西地區的企業高管中不少是神戶校友,內部推薦的機會遠比海投多。
寫到這里突然想到,看到國內某招聘網站統計,日企對既懂專業又熟悉兩國文化的管理人才需求漲了40%。如果你正在考慮留學方向,或許可以多留意這些“低調但實用”的選擇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卡米亞斯大主教大學MBA,申請必看!授課語言燃爆,申請材料一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