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國亞洲理工學院
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, Thailand
泰國亞洲理工學院MBA的課程情況,尤其是必修課到底難不難學。作為去年剛畢業的“老江湖”,今天就跟大伙掏心窩子聊聊這三門"硬骨頭"課程,保證都是你從官網上查不到的實戰經驗。
首先得說《戰略成本管理》這門課,光看名字就勸退了不少文科生。但千萬別被嚇著,張教授上課特別愛用711便利店的案例,比如他們怎么通過"臨期盒飯降價策略"實現零庫存。我當初就把學校后門奶茶店的成本結構做成作業交上去,老師直接給了全班最高分。記住關鍵點:所有計算題都要帶實際案例,死記公式反而容易丟分。
第二門《數字化轉型實務》最怕遇到小組作業。上學期我們組5個人遠程協作差點翻車,后來發現教授特別看重"傳統行業的轉型方案"。有個同學把老家榨油坊接入直播帶貨的策劃案,直接拿了優秀作業。這里劃重點:一定要結合中國本土案例,純講亞馬遜、特斯拉的反而拿不到高分。
最要命的是《東南亞商業法律》,光是泰國的外商投資法就夠頭疼。后來我發現個竅門:把法條翻譯成大白話再記。比如"外商持股不超過49%"直接記成"合資開公司,泰方要當大股東"??荚囉龅桨咐治鰟e慌,先判斷是合同糾紛還是勞資問題,再套對應法條準沒錯。
說到這兒可能有朋友想問:要是真掛科了咋辦?學校其實有三次補考機會,但每次補考費要交2000泰銖。我同宿舍的老王在《戰略成本管理》上栽了兩次,對了算下來多花了小一萬泰銖,真應了那句"掛科窮三月,重修毀一年"。
建議準備入學的同學,提前兩個月把課程大綱里的參考書過一遍。特別推薦《東南亞商業案例集》這本綠皮書,某寶上能買到影印版。上課時多保存教授的PPT案例,期末復習能省一半力氣。
泰國亞洲理工MBA畢業難度大嗎?
課程設置:實用為主,但絕不“水”
AIT的MBA課程整體偏實踐應用,比如市場營銷、供應鏈管理這些課,教授會結合東南亞市場的真實案例來講。聽起來接地氣,但別以為能輕松混過去——每門課的小組項目、課堂展示、隨堂測試一個都不少。尤其是小組作業,經常需要和不同國家的同學合作,光是協調時差和溝通習慣就得費不少勁。有位在讀的同學吐槽:“以為分組能抱大腿,結果組里德國小哥凌晨三點還在改PPT,想偷懶都沒臉?!?/p>
學習強度:時間管理是王道
AIT的MBA學制一般是1-2年,全日制學生每天基本泡在教室和圖書館。課程安排緊湊,上午講理論,下午直接分析企業案例,晚上還得準備第二天的匯報。不少上班族選擇周末班,但同樣不輕松——周五下班直奔機場飛曼谷,周日晚上紅眼航班回去上班是常態。一位兼職讀MBA的深圳學員說:“比996還刺激,但確實能學到東西?!?/p>
語言關:英語不好真吃虧
雖然入學雅思要求6分左右,但上課全是全英文環境。教授有歐美背景的,也有泰國本地的,口音五花八門。剛開始聽課像聽加密通話,特別是印度老師講財務報表,得靠同學之間互相翻譯筆記。課堂上發言算平時分,很多中國學生前期寧愿多寫幾篇論文也不愿開口,結果中期考核被導師約談:“你們是來當聽眾的嗎?”
作業和論文:想糊弄?沒門!
別指望復制粘貼就能過關。AIT用Turnitin查重系統,超過15%相似度直接打回。期末論文動不動就要50頁起步,還得有實地調研數據。有位同學論文選題是曼谷奶茶店營銷策略,硬是跑遍二十多家店蹲點計數客流量,老板差點以為他是商業間諜。答辯環節更刺激,五個教授輪番提問,從數據來源問到理論依據,據說有人被問得當場冒汗。
出勤率:缺席三次直接掛科
學校在這方面特別較真,每節課簽到+隨機點名雙保險。生病要醫院證明,急事得提前48小時申請。去年有個同學因為航班延誤缺課,拿著機票行程單去求情,教授眼皮都不抬:“你應該選早一班的飛機?!睂α擞彩茄a了三次額外作業才過關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泰國亞洲理工學院mba全球教育標準,申請流程學費和學位認可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