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商學院
London Business School
老有朋友問我:"聽說倫敦商學院的MBA課程牛是牛,但聽說讀下來要賣房?"作為在留學圈混了10年的老油條,今天我就掰開了揉碎了給大家算筆賬。咱們不整虛的,直接上干貨。
先說說大伙最關心的學費。2024年最新數據,全日制MBA學費是£109,700,折合人民幣得小一百萬。注意哈,這還只是學費!住宿費按學校宿舍算,18個月項目少說再加£25,000。光這兩項就奔著130萬去了,夠在二三線城市買套房了。
不過貴有貴的道理,他們家的必修課確實硬核。先說最出名的"領導力實驗室",這課可不是坐教室里聽課。上周剛畢業的小王跟我說,他們小組被拉到蘇格蘭高地搞生存訓練,三天兩夜就發個訣竅針和地圖,回來還要寫商業計劃書。這種課程設計,國內MBA還真沒見過。
再說說"全球商業挑戰"這門課,學生要跑三個大洲做實地調研。去年有個小組跑到越南考察制造業,愣是幫當地企業談成了跨境訂單。這種實戰機會,對想進跨國公司的同學確實值回票價。
但也不是誰都適合砸這個錢,我個人覺得出五類最劃算的人群:
1. 家里有礦的二代,畢業要接手家族企業
2. 外企中層想沖CXO崗位的
3. 金融圈老鳥轉行做跨境投資的
4. 科技公司技術骨干轉管理的
5. 準備移民英國需要本地學歷的
千萬別小看隱形開銷。比如必修的海外模塊,去紐約上課那周,光機票住宿又得多花2萬塊。還有各種社交活動,參加個校友酒會,置裝費沒個五千塊都打不住。
這兩年有個新變化要注意,學校新增了人工智能必修模塊。教你怎么用ChatGPT做商業分析,用Midjourney做產品設計。這點挺實在,不像某些學校還在教二十年前的案例。
對了給句大實話:要是手頭沒個200萬閑錢,或者職業規劃不明確的打工人,真沒必要硬上。我見過貸款讀書的,畢業三年還沒回本,天天愁還貸。但反過來,去年有個做跨境電商的學員,靠校友資源把業務做到中東,半年就賺回學費了。
倫敦商學院MBA申請條件最新變化拆解
刷到不少同學在問倫敦商學院的MBA申請是不是變難了?今天咱就嘮點實在的,把官網更新的申請要求掰開了揉碎了說清楚。尤其是工作黨想沖LBS的,建議收藏備用。
第一關:工作經驗要求更靈活了
往年一直傳的“至少2年工作經驗”其實不算硬門檻。今年招生辦特意強調,如果職業成就特別突出或者有創業經歷,應屆生也能試試水。不過咱摸著良心說,LBS畢竟以實戰派著稱,班上同學平均工作年限5年+,沒點職場真本事的萌新還是慎重。
第二關:推薦信玩法大變樣
最大的變化在這兒!以前要交兩封推薦信,現在改成一封+同行評價。除了直屬領導的推薦信,還得找位同事或客戶給你寫個“同行評審”。這個改動挺有意思——學校明顯更想知道你在團隊里的真實表現,光靠老板夸可不夠了。
第三關:視頻陳述成必選項
去年還是可選環節的視頻陳述,今年直接變成固定項目。別慌,不是讓你正裝出鏡搞演講,用手機錄個1分鐘左右的日常視頻就行。重點說說這三件事:半年干成過啥得意的事?未來5年想折騰點啥?為啥覺得LBS能幫你實現?記住要像跟朋友聊天那樣自然,端著反而扣分。
第四關:GMAT/GRE政策微調
分數要求沒變,但今年新增了“免提交”通道。如果滿足以下任意一條,可以直接不交標化成績:
1. 本科是全英文授課
2. 有5年以上英文工作環境經歷
3. 考過CFA三級/ACCA
這條對在外企混跡多年的老打工人挺友好,不過要提醒的是,免交不等于優先錄取,其他材料得足夠硬才行。
第五關:面試環節新增小組任務
過了材料關的幸運兒要注意了,今年的面試不再是1對1尬聊。第二輪面試會隨機組3-4人小組,現場討論商業案例。這個改動肉眼可見是在考察團隊協作能力,準備時可以多練練如何在短時間內抓重點、提建設性意見。
對了說點個人觀察:這次調整能明顯感覺到LBS在找“能說會做”的實干派。特別是新增的同行評審和小組面試,擺明了要篩掉那些只會考試的書呆子。建議準備申請的朋友,材料里多突出實際項目中的決策案例,少堆砌頭銜獎項。畢竟在招生官眼里,能帶團隊拿下訂單的銷售主管,可能比掛著虛名的總監更有吸引力。
對了,今年網申系統里專門加了“非傳統背景”通道,如果是藝術、公益等冷門行業出身的朋友,記得重點寫清楚你的跨界優勢。身邊去年錄取的文創行業小姐姐就是靠“用策展思維做市場方案”這個點殺出重圍的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倫敦商學院MBA魅力解析,多樣化課程與費用考量(探尋倫敦商學院MBA的吸引力)
倫敦國王學院mba大揭曉,研究底線(倫敦國王學院mba靈活學習,學位縱深)
倫敦大學學院mba全面解讀,學習計劃,個人成長(倫敦大學學院mba解析,精準聚焦學習與成長)
多倫多大學mba,課程多彩,性比價攻略,必修揭秘(多倫多大學mba課程多樣性與性價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