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花女子大學
Ewha Womans University
很多同學在后臺問我梨花女子大學MBA的官網入口在哪,今天就給大家掰開揉碎了講清楚。先說重點:今年官網界面改版了,報名流程也新增了材料預審環節,咱們一步一步來。
首先要準備的硬件條件就仨:本科畢業滿2年(專升本也行),英語成績(雅思6.0或托業750),存款證明8萬人民幣。注意今年新增了推薦信環節,得找直屬領導或副教授以上職稱的人寫,模板在官網"Admissions"-"Documents"里能下載。
進官網的正確姿勢是直接搜"Ewha GSIS",別用中文搜,出來的都是中介廣告。找到"Graduate Programs"點進去,看到那個亮橙色的"Apply Now"按鈕就是報名入口。今年系統升級后要分四步走:注冊賬號→填寫基本信息→上傳掃描件→支付報名費。特別注意工作證明要加蓋公司騎縫章,去年有37%的申請者都卡在這個環節。
建議周二或周四早上登錄系統,避開高峰期。遇到頁面卡頓別反復刷新,容易鎖IP。材料提交后務必保存好申請編號,查詢進度要用到。往年3月15日截止報名,今年提前到3月8日,想申請的現在就該準備推薦信了。
有個坑要提醒大家:官網上那個"Virtual Campus Tour"千萬別點,那是給參觀校園用的,有同學誤點后找不回報名頁面。如果遇到技術問題,直接發郵件到gsis@ewha.ac.kr,回復速度比打電話快。
對了說個內部消息:今年新增線上面試環節,會用Zoom進行,建議提前測試網絡設備。著裝不用正裝,但別穿帽衫,去年有個穿卡通T恤的被考官提醒注意形象。準備好3分鐘英文自我介紹,重點突出工作成就,千萬別照搬網上的模板。
梨花女子大學MBA學費到底值不值?在讀生算了一筆明細賬
一學期學費到底多少錢?
先上硬數據:2023年梨花女大MBA項目的全年學費是2980萬韓元(約合人民幣16萬),分兩學期繳納。加上教材費、小組課題的打印費,實際支出要再加150萬韓元(約8000元)。這里有個細節——學校強制要求購買正版數據庫權限,雖然肉疼,但寫論文查行業報告確實比免費網站靠譜得多。
課程質量對得起這個價嗎?
周二晚上的《戰略決策模擬》課上,教授直接調出三星電子的真實銷售數據讓我們做推演。這種和企業實時聯動的案例教學,在普通商學院很少見。班里28個人,7個是外企中層,課間聊的全是“上個月部門KPI怎么救”“下季度新品定價策略”,這種同學間互相帶節奏的氛圍,光靠網課可體驗不到。
隱形福利比你想的多
圖書館五樓的專屬自習區,帶單人隔間和膠囊咖啡機;工作中心每周三次的一對一簡歷修改;更重要的是教授們的私人郵箱24小時開放。上次為趕一個化妝品公司的競品分析報告,凌晨兩點給教授發郵件,沒想到十分鐘后就收到修改建議——這份較真勁兒,倒是對得起每學期交的學費。
回本周期有多長?
同級生里有位姐姐原先是百貨店柜姐,畢業前通過學校內推進了歐萊雅市場部,底薪漲了60%。但別急著羨慕,她同時接了三個企業咨詢項目,凌晨四點還在改PPT也是常態。學校就業中心的數據顯示,75%的學生在畢業半年內實現薪資增長,但其中一半人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5小時。
哪些人真的適合讀?
觀察下來有兩類人最如魚得水:一是工作五年左右遇到晉升瓶頸的,來系統學管理框架;二是家族企業繼承者,沖著校友資源來的。班里有個妹妹家里開連鎖餐館,開學三個月就通過同學介紹對接上了食品供應鏈企業,比在外面找中介省了20%傭金。
掏錢之前想清楚三件事
1. 時間成本比學費更貴:周末全天上課+工作日晚上小組討論,連續兩年沒雙休日是常態
2. 不是所有教授都貼心:遇到過拿著十年前案例照本宣科的老師,選課得提前打聽口碑
3. 校友圈也有門檻:畢業酒會上遞名片時,四大的經理和個體店主收到的回應熱度明顯不同
坐在梨花女大下沉廣場的咖啡館里,看著周圍抱著筆記本討論課題的同學,耳邊飄著中英韓三語混雜的對話。值不值這事兒,關鍵得看你想用這16萬換什么——如果沖著混文憑就算了,但要是真想把手頭的生意盤活,或者跨行業跳個高起點,這錢花得倒也不算冤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