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伯來大學
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
被問最多的就是"希伯來大學MBA到底值不值這個價"。作為在以色列待過2年的“老江湖”,今天直接上干貨。我明告訴你:適合特定人群,但千萬別跟風報名!
先看大家最關心的學費問題。官網標價3.8萬美金(約27.5萬人民幣),加上往返機票、住宿、簽證等雜費,總預算要備足32萬。不過有個隱藏福利——成績前15%能拿1萬美金獎學金,想申請的記得提前考好GMAT。
課程設置確實有特色。必修課里《中東商業文化》《科技創新管理》這兩門課,國內MBA根本開不出來。教授都是實戰派,我的戰略課老師就是給以色列總理當過顧問的。但要注意,課程強度極大,每周60頁英文文獻是常態,英語不好的慎選。
再說說證書含金量。畢業拿的是校本部同等學位,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能認證。但提醒大家注意:今年開始要求必須出境滿180天!之前那些線上混文憑的徹底沒戲了。
適合這三類人考慮:
1. 在中東有業務往來的企業高管
2. 科技公司管理層(學技術轉化特別實用)
3. 準備移民以色列的申請人
要“防坑”的地方劃重點:
? 別找中介代寫文書!去年查出7份雷同材料直接拒錄
? 面試必問"猶太商業倫理",提前準備案例
? 畢業論文要求用希伯來語寫摘要,建議入學就找語伴
對了說句大實話:如果單純想要鍍金學歷,國內985的EMBA性價比更高。但要是真想接觸頂尖的科技創新管理,這個項目確實能打開新視野。我同期有個做醫療器械的校友,結業后直接跟以色列實驗室達成了合作。
希伯來大學MBA申請,這三個材料最容易踩雷
想申請希伯來大學的MBA項目,材料準備絕對是關鍵環節。但很多人明明背景不錯,卻因為材料踩了雷區直接被拒。今天咱們就聊一聊最容易出問題的三個材料,手把手教你“防坑”。
一、推薦信:別讓“熟人關系”坑了你
很多人以為推薦信就是走個形式,隨便找領導或教授簽個字就行——這可是大忌!希伯來大學的招生官特別看重推薦人和申請者的真實互動。去年有個學生找了公司CEO寫推薦信,結果因為CEO只用模板夸“工作認真”,反而被懷疑材料的真實性。
正確操作:
1. 優先選直接帶你做項目的上司,別盲目追求頭銜
2. 提前和推薦人溝通3-5個具體事例,比如“帶領團隊完成跨境并購案”
3. 避免出現“該生表現優秀”這類空話,換成“他在以色列客戶談判中解決了XX沖突”
二、個人陳述:講故事比列成績更重要
見過太多學生把PS寫成簡歷擴展版,通篇都是GPA多高、拿了多少獎。招生官一天看幾十份材料,這種流水賬根本記不住。去年有位申請者寫了家族企業在戰亂地區的經營故事,反而讓審核委員會專門寫了反饋郵件。
避雷攻略:
1. 開頭用場景化描寫:_“加沙邊境的倉庫里,我突然意識到商業能跨越政治鴻溝…”_
2. 突出“為什么是現在申請”:比如公司開拓中東市場遇到的實際問題
3. 少用形容詞,多展示行動:把“具備領導力”改成“組織20名志愿者搭建難民臨時供應鏈”
三、工作證明:細節處見真章
這是最容易被低估的材料!有人隨便開個在職證明就提交,結果學校發郵件要求補充12個月的工資流水。還有人的工作職責描述和PS里的經歷對不上,直接被判定材料造假。
關鍵細節:
1. 必須包含具體崗位職責(中英文對照),要和PS里寫的項目對應
2. 如果是創業經歷,準備營業執照+客戶合作證明
3. 晉升記錄要清晰:比如“2021年7月升任市場部主管,負責新能源項目”
親情提示大家,所有材料提交前一定要做這三步:
1. 用手機掃描件檢查清晰度(很多模糊的PDF直接被打回)
2. 讓外國朋友通讀一遍,避免Chinglish表達
3. 重點日期反復核對(入職時間、項目周期千萬別前后矛盾)
希伯來大學的申請系統允許補交材料,但如果前期準備到位,就能避免反復折騰。畢竟誰都不想因為文件細節,錯過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面對面交流的機會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