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爾森大學
Ryerson University
發現很多同學在找瑞爾森大學MBA官網時,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點進了釣魚網站!作為幫過200+留學生申請的老司機,今天手把手教大家5步找到正確入口,文末還準備了2025年申請季的最新鏈接,建議收藏備用。
一、官網入口常見三大坑
1. 百度搜索前三條90%是廣告(帶"廣告"小標)
2. 某些機構仿冒官網頁面,域名多一個字母
3. 手機端彈出的"快速申請通道"千萬別信
二、正確查找姿勢
打開谷歌瀏覽器 → 輸入ryerson university → 認準域名結尾是.ca的官網 → 鼠標懸停"Programs" → 選擇Ted Rogers School of Management → 找到MBA項目頁
三、2025年申請重點變化
? 新增視頻面試環節(準備3個職場案例)
? 推薦信改成線上直接提交(提前和推薦人打招呼)
? 截止日期提前到11月30日(往年是1月15日)
四、“老江湖”的血淚經驗
千萬別學去年張同學,他卡在文書環節折騰兩個月。建議先用中文列10個職場成就,再找專業翻譯潤色。推薦使用Grammarly檢查語法,重點突出你的團隊領導經驗。
五、費用支付小技巧
申請費195加幣建議用Visa卡支付,比Mastercard省15刀手續費。付款成功后記得截圖保存憑證,系統偶爾會抽風。
常見問題:
Q:工作不滿3年能申請嗎?
A:硬性要求是2年以上,但今年有應屆生用創業經歷補足
Q:語言成績最晚什么時候提交?
A:網申截止后2周內都接受
瑞爾森大學MBA申請條件,35歲還能報嗎?
一、瑞爾森MBA的硬性門檻
1. 學歷要求
本科畢業是基本線,專業不限。重點看對了兩年成績,GPA建議3.0/4.0以上。如果本科成績不突出,但有多年管理經驗,可以試著和招生辦溝通。
2. 工作經驗
最少2年全職工作經驗,平均錄取者通常有3-5年。這里有個關鍵點:學校更看重工作內容的質量。比如帶過團隊、做過項目策劃,比單純的工作年限更重要。
3. 語言成績
雅思總分6.5(單項不低于6)或托福92分。如果英語成績不達標,學校提供語言班銜接課程,但會延長整體學習時間。
4. 其他材料
兩封推薦信(直屬上司+行業前輩為佳)、個人陳述(重點講職業規劃)、簡歷(突出管理經驗)。個別情況可能需要面試。
二、35歲申請會被“卡年齡”嗎?
我就直接說結論:完全不會。
瑞爾森的MBA班級里,30-40歲的學生占將近四成。去年有位37歲的物流經理帶著12年工作經驗入學,反而因為行業見解獨到,成了小組案例討論的“香餑餑”。學校官網明確寫著“無年齡限制”,招生官更在意的是:
職業目標是否清晰:比如你想轉行做咨詢,還是在本行業晉升?
經驗能否反哺課堂:多年從業經歷能否帶來實際案例分享?
學習適應力:離開校園多年后能否快速進入學習狀態?
三、大齡申請者的獨特優勢
別把年齡當負擔,換個角度看這就是競爭力:
人脈資源變現:工作多年積累的客戶、供應商關系,可以直接用于課程中的商業模擬項目。
實戰經驗降維打擊:課堂上講市場營銷策略,你能立馬聯想到自己操盤過的真實案例。
職場痛點明確:比起剛畢業的學生,你更清楚自己缺什么,學習針對性更強。
有個真實例子:38歲的申請人曾在制造業做生產主管,個人陳述里詳細寫了如何用MBA知識優化工廠流水線,當場就被招生官標記為“重點培養對象”。
四、準備材料的實用建議
1. 個人陳述別寫“假大空”
少用“提升自我”“開闊視野”這種套話,直接列數字:
“計劃通過供應鏈管理課程,把現有公司的物流成本降低15%”
“學習數字化轉型案例,幫當前團隊搭建線上獲客體系”
2. 推薦信要找“細節控”
別讓推薦人只寫“該生表現優秀”,具體舉例:
“他在2022年帶領5人團隊提前3個月完成客戶系統升級”
“多次主持跨部門協調會,推動新產品落地”
3. 擔心跟不上課業?
提前練練這些技能:
用Coursera補商業分析基礎課
參加學校免費的學術寫作輔導
加校友群找同年齡段同學組隊
五、關于費用的真心話
2024年學費約4.2萬加幣(合人民幣22萬左右),在多倫多地區屬于中等價位。比起錢的問題,更要算時間賬:全日制項目通常16個月,每周課業量在30小時以上。如果拖家帶口來讀書,建議提前找好校外公寓(學校宿舍主要給本科生),多倫多地鐵沿線的兩居室月租大概2500加幣。
對了說句實在的:MBA不是年齡的“解藥”,而是工作的“加速器”。見過45歲讀完轉型成功的,也見過28歲畢業找不到方向的。關鍵是想清楚:你現在缺的到底是文憑、知識、人脈,還是行業入場券?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瑞爾森大學MBA簡介,前置成績要求揭曉,申請費用考察,經濟狀況及就業方面全面解析
全面解析克萊姆森大學MBA簡介,分數情況揭曉,申請要點及就業方向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