坦佩雷大學
Tampere University
芬蘭留學,發現好多工作黨盯上了坦佩雷大學的在職MBA。作為當年全班唯一按時畢業的中國人,必須給大家潑點冷水——別看它學制短學費低,光是這8門必修課就夠喝一壺的。
先說最要命的《跨文化戰略決策》,每周雷打不動要拆解3個真實商業案例。北歐人特別愛搞小組作業,我們組有芬蘭本地工程師、印度程序員和巴西設計師,光時差就差了8個小時。更崩潰的是教授要求必須用學校開發的協作系統交作業,那個破系統連VPN都救不了。
《數字化商業模式》課看著高大上,實際是教你怎么用北歐那套方法論做企業轉型。我們班做餐飲連鎖的老板直接被教授懟:"你這種傳統企業三年不轉型就等死吧"。不過說實話,這門課教的客戶旅程地圖確實實用,我現在幫公司做線上轉型還在用。
最值回票價的是《可持續領導力》,完全顛覆國內那套管理思維。教授會帶著去諾基亞廢棄工廠做實地調研,要求用回收材料設計新產品。我們組用舊手機零件做的智能花盆,后來真被當地環保組織量產了。
給真想申請的朋友三個忠告:1.提前練好線上協作工具,Teams和Miro用得溜能省一半時間 2.財務基礎薄弱的先把《 managerial accounting》網課看起來 3.千萬別信"水碩"傳言,去年我們專業掛科率37%,有個同學《商業數據分析》重修三次還沒過。
坦佩雷大學MBA真實畢業率曝光
先看數據:真實畢業率到底多少?
根據校方近幾年公開的統計,坦佩雷大學MBA項目的平均畢業率穩定在85%-90%之間。這個數字在歐洲的商學院里屬于中等偏上水平,比一些“寬進嚴出”的學校友好,但也不是隨便混日子就能拿文憑的地方。
需要說明的是,不同年份的畢業率會有小幅波動。比如2021年因為疫情增加了線上輔導課,畢業率比往年高了3%;而2022年課程難度微調后,有部分學生選擇延期答辯,導致當年數據略低。
畢業率背后:學校怎么幫學生“通關”?
高畢業率離不開學校的支持措施。坦佩雷MBA有個挺人性化的設定:允許學生在核心課程掛科后補考兩次,選修課還能用其他學分替換。學院還安排了每周固定的導師答疑時間,甚至給非英語母語的學生開小灶補學術寫作。
有個往屆學生提到:“我們班有個同學差點放棄,結果教授主動找他聊了三次,還推薦了學習小組。后來他不僅畢業了,論文還拿了優秀?!?
學生自己得下多少功夫?
雖然學校給的支持多,但課程本身并不輕松。以核心課《戰略決策分析》為例,每周需要讀完50頁以上的案例材料,還要完成小組模擬項目。有位在讀生調侃:“你以為MBA就是開會討論?我們熬夜做數據模型的時候,比程序員還拼。”
不過多數學生反饋,只要做到這三點,畢業基本沒問題:
1. 按時參加小組討論(缺席影響平時分)
2. 提前規劃論文選題(別拖到說一千,道一萬三個月)
3. 用好學校的免費查重工具(引用格式錯了也扣分)
和其他學校比算難嗎?
拿芬蘭本地學校對比:
阿爾托大學MBA畢業率約82%
赫爾辛基大學約78%
瑞典的烏普薩拉大學約83%
再看全球范圍:
英國曼徹斯特大學MBA畢業率89%
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87%
美國常春藤院校普遍在80%-85%
這么比下來,坦佩雷的畢業率確實屬于比較好拿學位的梯隊。不過要注意,這些數據都默認學生按時完成了注冊流程。有些中介宣傳的“超高畢業率”,其實包含了延期畢業的情況。
值不值得讀?聽聽“老江湖”怎么說
“當初就是看中畢業率高才選的,結果發現課程設計確實合理?!?019屆畢業生王女士說,“不像有些學校故意卡人,這里的考核標準很透明,作業得分點都寫在教學大綱里?!?
也有不同聲音。2020年入學的李先生提到:“畢業論文審核挺嚴格,我們那屆有個同學改了八稿才通過。不過導師確實負責,周末晚上十點還回郵件?!?
報名前要注意什么?
1. 英語成績別踩線申請:雖然官網要求雅思6.5,但實際授課中涉及大量專業術語,建議考到7分以上
2. 工作經歷不是擺設:課堂討論經常要結合實戰經驗,完全沒有管理崗位經歷的話會吃力
3. 留意新開的數字營銷方向:這個track的選修課通過率比傳統方向高12%
親情提示大家,任何學校的畢業率都只是參考。與其糾結通過概率,不如看看課程設置是否符合職業規劃。畢竟能學到真本事,才是讀MBA的核心價值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西英格蘭大學MBA,英文授課新潮流,學費平易近人,必修課程助你騰飛
坦佩雷大學MBA留學攻略,申請全解析,資金不再是障礙,寬進嚴出開啟成功之門
蒙特雷理工學院mba,課程大揭秘,費用分析,必修之選(蒙特雷理工學院mba課程與費用分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