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也納技術大學
Technische Universit?t Wien
維也納技術大學MBA到底靠不靠譜,特別是30歲左右的職場人特別關心三個問題:這個文憑回國認不認?課程水不水?花30多萬到底劃不劃算?作為專門研究歐洲留學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點大實話。
先看硬指標:這個學校QS工程技術領域全球前150名,相當于國內985中游水平。MBA項目最大的特色是"工業4.0"方向,跟西門子、ABB這些企業都有合作項目。去年畢業生里有個做汽車零部件的張哥,就是靠著項目里的智能制造模塊,回國后薪資直接翻倍到50萬。
課程設置分三塊特別實用:
1. 周五晚+周六全天直播課(國內時間)
2. 每年7月必須去維也納集中上課2周
3. 小組作業要完成真實企業咨詢方案
上個月剛結課的劉姐說,她們組給奧地利紅酒莊做的跨境電商方案,直接被企業采納了,這種實戰機會確實難得。
重點說說大家最關心的費用問題:
? 官方學費21.5萬人民幣
? 住宿費每年集中授課期間約1.2萬
? 認證費+教材費差不多8000
? 往返機票按淡季算1萬左右
總共25萬打底,比瑞士某些學校便宜近10萬。不過要注意從2024年秋季入學開始,學費要漲5%,現在申請還能趕上末班車。
申請門檻方面,今年悄悄提高了要求:
1. 工作年限從3年改成5年
2. 必須提交英文項目報告
3. 新增AI面試環節
負責招生的克里斯汀老師說,現在每月申請量超過300份,但實際錄取率只有23%,建議想報名的趁早準備材料。
說一千,道一萬給個真心建議:這個項目最適合制造業中層管理人員,特別是想往智能制造方向轉型的。如果是金融或互聯網行業的朋友,可能不如選法國高商更對口。另外提醒要查清楚自己單位是否認可留服認證,有些國企確實只認全日制文憑。
維也納技術大學MBA申請,這六類人不建議跟風
第一類:手頭緊張,借錢硬上的
維也納技術大學MBA的學費加上奧地利的生活費,一年沒個大幾十萬下不來。如果家里積蓄不多,或者需要貸款、借錢才能湊夠預算,真心建議再想想。MBA畢業后的薪資漲幅未必能立刻覆蓋經濟壓力,尤其是近幾年歐洲就業市場也不算火熱。別為了一個學位,把自己逼到還債的焦慮里。
第二類:沖著“混圈子”去的
有人覺得讀MBA就是去結交大佬、攢人脈,但維也納技術大學的MBA班級規模小,同學背景相對集中在歐洲本地或工程技術領域。如果想靠這個項目認識“全球商業精英”,可能不如英美名校直接。再說了,人脈這事兒,關鍵還得看自己有沒有交換價值,光蹭課沒用。
第三類:工作經驗不到三年的職場新人
MBA不是“本科加強版”,課堂上討論的案例、小組作業的實戰模擬,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打底。如果剛畢業兩三年,對行業認知還停留在基礎崗位,上課很容易跟不上節奏,甚至被同學當成“拖后腿的”。學校官網雖然沒明說,但往屆錄取數據里,工作5年以上的占了大頭。
第四類:想靠MBA直接轉行的
比如原本做傳統制造業,指望讀完MBA立馬跳槽去投行或咨詢公司,這種想法在維也納技術大學可能行不通。它的強項是工程技術管理,課程偏向技術創新、項目管理,和金融、營銷類的泛商科區別很大。想轉行,不如選針對性更強的項目,別被“MBA”三個字母忽悠了。
第五類:拖家帶口的“佛系選手”
留學不是旅游,尤其帶家屬出去,租房、孩子上學、配偶找工作全是麻煩事。奧地利移民政策雖然友好,但語言關(德語)和本地文化適應需要時間。如果本身對留學沒有強烈目標,只是覺得“出去看看也行”,大概率會陷入瑣事里,說一千,道一萬課也沒學好,生活還一團糟。
第六類:抗拒跨文化環境的
別看維也納是旅游城市,真要在那兒生活,小到超市結賬、大到租房合同,處處都是文化差異。課堂上教授可能直接懟你的觀點,小組里歐洲同學討論問題時說話更直白。如果玻璃心,或者習慣國內“人情社會”的處事方式,可能會覺得格格不入,甚至影響學習狀態。
說到底,選留學項目跟買鞋一樣,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。維也納技術大學的MBA確實有含金量,但它不是萬能鑰匙,更別因為別人說好就盲目跟風。先掂量清楚自己的需求、錢包和抗壓能力,再決定要不要遞申請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維爾紐斯·吉迪米納斯技術大學mba個人成長(吉迪米納斯技術大學mba費用與社會認同揭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