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
University at Buffalo SUNY
有學生家長私信我:"老師,我家孩子工作三年想讀MBA,中介推的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靠譜嗎?聽說一年只要20萬?"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這個被中介吹爆的"性價比之王",到底有沒有真材實料。
先說個真實案例:我去年帶的張同學,二本畢業在銀行當柜員,去年9月入學Buffalo MBA,今年暑假已經拿到美國運通的實習offer。他告訴我,班上30個同學里,有6個是工作不滿三年的職場新人,這點和傳統MBA很不一樣。學校最大的優勢就是"三低"——學費低(2年約60萬)、門檻低(接受跨專業)、生活費低(郊區租房每月400刀就能搞定)。
課程設置特別實在,周一到周四晚上上課,白天可以去市中心的公司實習。必修課里的數據分析實操課,直接教學生用Python處理真實商業案例。我翻過他們的教材,光是市場分析這門課就用了沃爾瑪近三年的銷售數據做訓練素材。就業服務也夠接地氣,每年3月專門有"加拿大招聘周",因為離多倫多就2小時車程,很多學生選擇拿工簽去加拿大發展。
不過要注意三個坑:1.冬季零下20度不是開玩笑的 2.沒有校園招聘會 3.想進華爾街得自己主動網申。適合這幾類人:工薪家庭出身、GPA3.0左右、想快速拿美國文憑的普通學生。要是您家孩子是985學霸或者有家族企業要繼承,建議還是沖前30的名校。
說到性價比,必須提他們的"早鳥優惠":11月前申請成功減免30%學費。我算過賬,走校方合作的中介能省申請費,但自己DIY也不難。去年有個學生自己準備材料,文書就寫了三件事:在縣城幫家里開超市的經歷、大學擺地攤賺學費、現在做社區團購副業,反而因為真實被錄取了。
親情提示大家:這個項目回國學歷認證沒問題,但別指望靠它進投行或四大。最適合的還是想留在北美工作的普通家庭孩子,或者計劃接手家族小企業的同學。要是讀完打算回國,建議搭配考個CPA或PMP證書更穩妥。
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MBA申請,中介不會說的三個真相
真相一:"保錄取"背后有隱藏門檻
中介總愛強調UB的MBA項目"錄取靈活",尤其對雙非背景的學生友好。這話不假,但少說了一個前提:專業對口和工作經驗才是隱形篩選器。比如官網上寫"建議2年工作經驗",實際操作中,應屆生除非有突出的商業競賽或創業經歷,否則很容易被放到候補名單。去年有個學生GPA 3.4、雅思7分,以為穩過,結果被要求補交第三封推薦信——找的推薦人沒管理崗經驗,差點耽誤申請。
另外注意,雖然GMAT最低要求500分,但近兩年錄取的中國學生平均分在580左右。中介不會告訴你,他們所謂的"保錄取套餐",往往要捆綁收費的GMAT輔導班。
真相二:生活費比宣傳貴三成
中介報價單上的"年均30萬"其實是個理論值。布法羅的物價確實比紐約低,但MBA學生實際開銷大頭在三個地方:
1. 必修的海外交流模塊(比如去迪拜或新加坡校區),機票住宿不含在學費里
2. 案例分析要買的商業數據庫權限,單門課可能額外花$100-$200
3. 冬季暴雪導致的交通成本,沒車的話每周Uber支出可能超$80
更現實的是租房成本。學校附近的公寓樓這兩年瘋狂漲價,帶獨立衛浴的單間從$750漲到$950。很多學生被迫住到Amherst區,每天通勤40分鐘——這對要參加晚上 networking 活動的MBA生來說特別折騰。
真相三:留美就業沒想象中簡單
中介喜歡拿STEM認證說事,強調有3年OPT機會。但本地人都知道,布法羅的就業市場撐不起這么多MBA畢業生。大企業校招主要流向紐約市和波士頓,留在本地的多是中小公司。去年畢業的中國學生里,真正靠OPT進美企的不到20%,多數人對了走的是這些路子:
接手華人超市的供應鏈優化
給五大湖區的制造廠做成本核算
通過教會關系進入非盈利組織
有個在讀生跟我吐槽:"Career Center推來的崗位年薪還沒我本科畢業時高"。如果想進投行或咨詢公司,要做好每周跑紐約面試的準備——從布法羅到曼哈頓的大巴單程7小時,這種奔波沒幾個中介會提前告訴你。
說到底,選UB的MBA要擺正心態:它適合想低成本拿美國學位的人,但千萬別被中介畫的餅忽悠了。建議直接聯系在讀中國學生問問真實體驗,臉書搜"UB MBA Chinese Students"能找到組織。學費匯款前,一定要讓中介白紙黑字寫明服務明細——他們承諾的"免費修改文書5次",很可能變成"超過3次要加錢"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mba課程細節,教育質量、學習資源與就業前景淺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