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汶大學(荷蘭語)
KU Leuven
"比利時魯汶大學的荷蘭語MBA到底靠不靠譜?官網怎么進不去?"作為在比利時生活過3年的“上岸人”,今天手把手帶大家了解這個低調的歐洲名校項目。
先說重點:打開官網的正確姿勢是搜索"KU Leuven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",注意認準后綴為.be的官方網站。這個項目最特別的是采用荷蘭語授課,但別被嚇到,課程設置里其實包含120小時的荷蘭語強化培訓,零基礎也能跟得上。
項目優(yōu)勢有三硬核亮點:
1. 學費真心良心價,全日制一年制總費用僅8900歐元(約合人民幣7萬),對比英美動輒幾十萬的MBA,性價比直接拉滿;
2. 就業(yè)通道暢通,往屆畢業(yè)生60%進入安特衛(wèi)普港區(qū)企業(yè),30%進入布魯塞爾歐盟機構;
3. 隱藏福利是能get雙語言能力,結業(yè)時荷蘭語基本達到B2水平,這在比荷盧經濟圈特別吃香。
申請材料準備要特別注意三點:
學歷認證必須通過APS審核(德國駐華使館文化處)
工作證明要體現3年以上管理經驗
推薦信最好找合作過的歐洲企業(yè)高管寫
有個冷知識:他們特別看重申請者的跨文化經歷。去年有個二本背景的申請人,靠著在義烏做外貿的實戰(zhàn)經驗,反而PK掉了一堆985畢業(yè)生。所以文書里一定要突出你的國際視野。
親情提示大家避坑:這個項目每年3月1日截止申請,但建議提前半年準備語言證明。官網的在線申請表有隱藏關卡——需要上傳2分鐘自我介紹視頻,這個很多攻略都沒提到。
魯汶大學荷蘭語MBA真實就讀體驗分享
早上九點裹著羽絨服沖進教室,左手咖啡右手三明治,教授已經在黑板上寫案例分析——這就是我在魯汶大學荷蘭語MBA項目的日常。作為國內普通二本畢業(yè)的文科生,今天就想跟童鞋們兒嘮嘮這個冷門項目的真實模樣。
先說上課這事兒。我們班28個人圍坐在馬蹄形教室里,每天早八到晚六的課表排得比高三還滿。比利時教授是真敢教——市場營銷課直接拉來當地百年巧克力廠當案例,財務課用歐盟環(huán)保補貼政策算報表。最狠的是商務談判課,三個教授輪番上陣扮演甲方乙方,逼著我們用荷蘭語現場砍價,我頭兩個月舌頭都捋不直。
要說同學構成挺有意思。班里比利時本地人占六成,剩下有德國工程師、法國設計師,還有我這個亞洲獨苗。每周三的午餐會最熱鬧,大家?guī)е约译绲幕鹜取⑹止て【苼斫粨Q。記得有次我做了一鍋速凍餃子,比利時同學愣是追著問了半個月餡料配方,現在他們聚會還常出現"東方特殊面團"。
實踐項目比想象中硬核。上學期跟著安特衛(wèi)普港務局做數字化轉型方案,四十多頁的全荷蘭語報告改了七版。凌晨兩點在港口看貨輪卸集裝箱,項目經理拍著我肩膀說:"你們中國來的學生,改方案比我們換咖啡機還勤快。"后來方案真被采用了,慶功宴上喝了這輩子最多的櫻桃啤酒。
生活成本得拎出來單說。學校宿舍每月450歐能住帶廚房的單間,比北上廣合租劃算。但超市買菜要注意——比利時土豆賣得比肉貴,我練就了在露天市場跟攤主殺價的本事。現在看見花菜就知道周二哪個攤位打折,這技能回國估計用不上。
考試季才是重頭戲。十門課集中在兩周考完,圖書館地下一層的咖啡機那陣子都是超負荷運轉。有次戰(zhàn)略管理考試,教授出了道"用區(qū)塊鏈技術解決歐盟農產品滯銷"的論述題,考場上聽得見此起彼伏的倒吸氣聲。不過教授們改卷子是真舍得給高分,我那題寫了五頁紙居然拿了B+。
要說最意外的收獲,是學校把企業(yè)參訪玩出了花。去過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跟官員嘮碳中和,鉆過列日郊區(qū)的生物制藥實驗室,還在根特見過把薯條店做成上市公司的老板。有回參訪完啤酒廠,全班被留在品酒室盲測了十二種啤酒,第二天上課還有人帶著解酒藥。
語言關沒傳說中可怕。雖然課程全是荷蘭語,但教授知道有國際生會放慢語速。我手機里存著三個翻譯APP,前三個月筆記本上都是中荷雙語混記。現在去市政廳辦手續(xù)能自己搞定,還能幫房東老太太讀她孫子的成績單。
校園生活透著北歐式的實在。沒有國內大學的氣派大門,教學樓散落在市中心各個角落。但每個教室都有可升降課桌,圖書館的沙發(fā)區(qū)永遠飄著現磨咖啡香。最暖心的是教務系統(tǒng)——交作業(yè)前十分鐘崩潰的話,發(fā)郵件給IT部門真的有人秒回。
要說適不適合來讀,得看能不能接受這些:冬天下午四點就天黑,商店周日全關門,沒有國內那種外賣便利。但要是喜歡小而精的教學,想深度體驗歐洲商業(yè)文化,這兒確實能打開新世界的大門。對了,畢業(yè)典禮在市政廳地窖舉行,端著香檳看十五世紀拱頂的感覺,跟穿學位袍在體育場走方陣確實不一樣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匹茲堡大學MBA獨家揭秘,優(yōu)勢全解讀!申請流程、費用曝光,必修課程一網打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