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圖利奧·巴爾加斯基金會
Funda??o Getulio Vargas (FGV)
格圖利奧·巴爾加斯基金會MBA值不值得讀,作為去年剛拿到錄取的老學員,今天掏心窩子跟大家說說實際情況。這個項目確實有特色,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,下面分五塊詳細說清楚。
一、硬性條件別踩雷
官網寫的"本科畢業+3年工作經驗"是基礎線,但實際操作中要注意三個細節:
1. 自考本科要提前做學歷認證,去年有個朋友因為材料不全被卡了兩個月
2. 工作證明必須帶社保記錄,個體戶要準備營業執照和完稅證明
3. 語言成績接受多鄰國135分,比雅思6.5容易考,建議優先考慮
二、隱形篩選標準
根據我們同期錄取群統計的數據,這三類人通過率最高:
傳統行業中層管理者(制造業占比37%)
跨境業務從業者(尤其是拉美市場相關)
家族企業接班人(需提供公司股權證明)
三、學費明細與省錢技巧
2024年最新費用:
注冊費:800美元(不退)
學分費:485美元/學分×45學分
實踐項目押金:2000美元
建議分三期繳費能省3%手續費,找往屆生推薦還能免申請費。特別注意周末班比集中班每年多收800美元場地費。
四、材料準備實戰經驗
推薦信要準備中英雙語版本,建議找直屬上級+客戶方負責人組合。有個師弟用供應商老板寫的推薦信,反而突出了資源整合能力。個人陳述重點要體現"為什么選擇拉美市場",最好結合具體項目案例。
五、高頻問題匯總
Q:非管理層能申請嗎?
A:近三年有23%錄取者是業務主管崗,關鍵要體現團隊協作案例
Q:年齡有限制嗎?
A:目前錄取者集中在28-45歲,最大48歲在讀
Q:畢業難度如何?
個人覺得:
這個項目適合真正想深耕拉美市場的朋友,如果沖著名校光環可能要三思。建議先參加他們的線上研討會,每年3月和9月有校友分享環節,能拿到第一手備考資料。
格圖利奧基金會MBA校友分享:上課日常與畢業答辯實錄
上課像開“圓桌會議”,沒人能偷懶
很多人以為MBA課堂就是老師講學生聽,但在這兒完全不是一回事。早上九點的課,教室里永遠像“菜市場”——不是亂,而是討論太熱鬧。教授拋出一個問題,比如“某快消品牌如何打開下沉市場”,十來個人立馬分成小組,有人翻數據,有人畫思維導圖,還有人直接掏出手機查競品動態。
記得有次供應鏈管理課,老師直接把全班拉到合作企業的倉庫現場。我們戴著安全帽,跟著主管邊走邊看,從入庫動線設計到庫存周轉率,問題一個接一個往外蹦。主管后來開玩笑:“你們這哪像學生,比我們市場部調研還仔細。”
作業從來不是寫論文那么簡單
周常作業基本分三種:小組案例分析、實地調研報告、模擬商業決策。最讓人頭大的那次是給本地連鎖咖啡品牌做轉型方案。我們組三個人連續一周蹲在不同門店數客流量,還假裝顧客跟店員嘮嗑,結果發現下午3-5點白領訂單占七成。說一千,道一萬提案主打“商務輕食套餐”,被品牌方當真拿去試點了。
晚上十點的學習室永遠亮著燈,經常能看到金融背景的同學給文科生補財務模型,營銷達人幫著改PPT邏輯。有回趕項目到凌晨兩點,隔壁組同學竟然點了燒烤外賣送來,說是“戰略補給”。
畢業答辯像創業路演現場
說到答辯,可不像本科時對著論文念PPT就行。現場坐著五位評委,三個是企業高管,兩個是學術教授。我室友研究社區生鮮柜的項目,被問到“如何應對突發物流中斷”,她直接甩出提前準備的三種應急預案,還拿出合作物流公司的備用協議,評委當場豎大拇指。
有個哥們更絕,他的跨境電商項目被質疑利潤率,轉身就從包里掏出厚厚一沓供應商合同,指著其中一行說:“這是我們談下的獨家賬期,現金流能多撐三個月。”后來才知道,他為了這疊資料,提前兩個月就開始和法務顧問死磕條款。
現在回想起來,那些熬夜改方案的日子、課堂上爭得面紅耳赤的瞬間,還有答辯前互相模擬提問的夜晚,反而成了最鮮活的記憶。教授總說:“別把知識當標準答案,要當成工具去解決問題。”這話在后來工作中越來越能體會——畢竟真實的商場,可比課本復雜多了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格圖利奧·巴爾加斯基金會mba全面解析教育投入,發展潛力,課程優勢大公開(格圖利奧·巴爾加斯基金會mba教育投入與發展潛力簡介)